近日,某地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非法销售工业盐案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名,查获假冒食用盐产品数吨。工业盐与食用盐外观相似,但成分和用途完全不同,此案再次引发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关注。
案情回顾显示,不法分子通过低价采购工业盐,经过简单包装后冒充食用盐流入市场。工业盐主要含有氯化钠,但可能夹杂重金属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,若长期食用会导致中毒、器官损伤甚至致癌。警方通过群众举报和市场排查锁定线索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追踪源头,最终捣毁了这一黑窝点。
工业盐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印染等行业,其生产标准与食用盐截然不同。根据中国《食盐专营办法》和《食品安全法》,严禁将工业盐用于食品加工或销售。本案中,犯罪团伙利用农村和小型超市监管薄弱环节牟利,暴露出食品安全链条的漏洞。
专家指出,消费者需提高辨别能力:正规食用盐包装应有生产许可证号、碘含量标识,且颗粒均匀、色泽洁白;而工业盐常杂质较多,包装粗糙。同时,部门应加强跨区域协作和科技监管,例如推广溯源二维码,严惩违法行为。
此案的成功破获彰显了执法部门守护民生的决心,也提醒社会各界:食品安全无小事,唯有生产者守法、监管者尽责、消费者警惕,才能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线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hhgyy.com/product/96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8 11:36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