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‘脚踩洗鹅肠’视频在网络引发轩然大波,曝光某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条件恶劣、操作人员用脚直接踩踏清洗鹅肠。事件发酵后,当地监管部门对涉事公司仅处以2万元罚款,引发公众强烈质疑处罚过程‘高举轻放’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后续调查指向监管部门一名李姓主任涉嫌与该公司存在利益输送,不仅被指在监管中‘开绿灯’,还可能涉及提供工业盐用于食品加工,事件性质由卫生问题升级为食品安全与监管腐败交织的恶性案件。
回顾事件,最初的视频显示,工人赤脚在水泥池中反复踩踏鹅肠,地面污水横流,毫无卫生防护。在舆论压力下,当地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,但对涉事企业仅作出2万元行政处罚,称‘未发现使用非法添加剂’。独立媒体追踪发现,该企业长期使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加工鹅肠,而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,可能导致中毒甚至致癌。
更深入的调查揭露,监管部门的李主任与涉事企业法人代表关系密切,多次在检查前‘通风报信’,并涉嫌通过亲属账户收取企业贿赂。有内部人士透露,李主任曾指示下属在抽样检测中‘忽略’盐类检测项目,为企业使用低价工业盐大开方便之门。目前,纪检部门已对李主任立案审查,但其是否构成刑事犯罪,仍有待司法认定。
此事件暴露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深层漏洞:一是违法成本过低,2万元罚款难以震慑企业;二是监管者与经营者可能形成利益共同体,导致‘内鬼’式腐败。公众呼吁,除了依法严惩涉事企业与个人,更需完善食品追溯体系、加强监管透明度,防止类似‘脚踩洗鹅肠’的悲剧重演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hhgyy.com/product/100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20 14:54:42